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程式」標籤的文章

boardgame.io

https://github.com/google/boardgame.io QQ 被做走了 有空時應該會看看他的設計,看有沒有可以幹來用或是contribute的地方 先這樣 掰

G3.js document

每寫完一個遊戲都來更新一下這個library會有啥需求 Deck: 就是牌堆嘛,拿來抽牌或是廢牌堆 Card: 牌可綁定Action 拿在手上就有功能的牌(Bang!有人要死的時候可以用beer救人之類的) 放到PlayerStage的牌 放到Board的牌 Token (Blood Bound, Bang!) 備忘卡 (Blood Bound, Bang!) Board: 棋盤形的圖板(Saboteur) 隨興的圖板 每個人前面有個人自己的位置(PlayerStage) Rule: InitGame StartTurn 由手牌決定行動者是誰(Blood Bound) InTurn(可能可以有很多階段) EndTurn EndGame Action: 可發動的時間點(The Message) 抽牌,從Deck抽 選牌,從一些公開/不公開的Cards裡面選 選人(Avalon) 發牌 棄牌 在圖板上放東西 把圖板上的東西拿起來 偷看牌(peek) Custom Action(Bang!, Blood Bound, Avalon) Player:     Hand: 玩家手上的牌 可見度要可以調(Hanabi) 由手牌決定行動者是誰(Blood Bound) 有些牌是隨時都可以出的,在Action裡面著名可發動的時間點     Stage: 放在玩家前面的牌 可見度要可以調 影響player自身attribute(Saboteur, Bang!) Util: 語音on/off (Avalon)

Project G3.js (暫名)

全名GonnaGoodGame.js,目標是做出一套桌遊的framework。 目標是幫助桌遊設計師prototyping,讓小孩實作自己的想法、學習寫程式,讓有想法的人但是懶得做黑手工作的人輕鬆的開發遊戲。 為工程師省掉 做連線 / 刻UI / 思考架構 的時間;為設計師省下 把東西實體化 / 驗證想法 / 設計過程中優化 的成本;對小孩嘛,希望可以讓他們得到 樂趣 / 邏輯能力 。也讓 以上的人 有個可以分享自己想法的途徑。 完畢。 MileStone 1: 開始用物件導向的角度歸納出各套桌遊的邏輯,並且從各種桌遊中再歸納出一套桌遊framework的需求。 每日一更新,預計一兩個月後歸納出的需求應該會漸漸stable,到時再來實作。 Checklist( 十一月初): 歸納出一套粗陋的文件,簡單介紹有哪些class可以給開發者使用 MileStone 2: 以粗陋的文件為基礎,把每個feature都實作出來。開始想這套framework的初版要建立在甚麼平台上。Web? Unity? Standalone app?畢竟這套邏輯只是一套桌遊的邏輯,讓使用者/設計者玩的地方沒啥限制。 Checklist( 十一月底): 把文件說的library真的完成 評估電腦還是連線功能比較容易prototype出來。 MileStone 3 : 實作UI部分的東西。 思考一下連線的架構。 Checklist(十二月底): 實作UI部分 Future Work: 在MileStone1裡面完成的psuedo遊戲邏輯中,挑幾款來實作。 實作過程要順便思考有沒有辦法把這段實作的過程變成一套可以拖拉編輯的程式。 Checklist: 做幾款特色各異的遊戲,這段時間必須要持續polish MileStone 1完成的那些文件。 實作連線功能(剛開始可能要先做一些可以單人遊玩的遊戲)